当前位置:

高举湘派酱香大旗 三个“局外人”重组“湖南酒局”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通讯员 喻志远 陈赛 编辑:陈左忆 2025-11-27 17:57:1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四十年步履铿锵,湘食产业写华章。值此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红网传媒推出《湘食密码》系列报道,看“湘”字号食品产业如何乘风破浪,记录功勋步履与匠心突围,聚焦辣味江湖与舌尖使命,解读产业兴替密码,续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淑华 通讯员 喻志远 陈赛 长沙报道

白酒行业,历来是讲历史、讲文化、讲传承的赛场,壁垒高筑,竞争激烈。然而,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局外人”,却在湖南白酒“酒鬼、湘窖、武陵”三强鼎立的格局中,毅然入局,扎根沅陵,喊出“不做替代品,要做新品牌”的口号,以“湘派酱香”为旗,意图重塑湖南白酒的产业版图。

这三位“跨界者”,分别是沈德志、李四清与王竞文。沈德志,沅陵本地人,多年从事建筑工程,为人豪爽且细致;李四清,来自重庆,曾在广州经营千余人规模的纺织企业,具备成熟的工厂管理经验;王竞文,湖南益阳人,化工行业出身,精通市场营销与对外拓展。

三人因2017年一场酒局结缘,席间谈起沅陵有一家老牌酒厂——“沅陵大曲”。该酒厂始建于1956年,曾连续七年获评省优产品,更在1988年斩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却因1995年五强溪水电站建设被淹,品牌长期沉寂,未能重建。

商业嗅觉敏锐的他们,迅速展开背调,不仅确认了酒厂辉煌的历史,更发现沅陵这片土地,实为酿酒的“天赋之地”:地处北纬28°黄金酿酒带,武陵、雪峰两山环抱,沅江、酉水交汇贯通,形成独特的温室型小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6.2%,紫红砂岩地貌更造就了极佳的微生态环境。

几番实地考察与深入商议后,三人决定跨界转型,收购“沅陵大曲”商标,并于2017年响应沅陵县招商引资政策,携5619万元资金正式入驻,在“湘西门户”沅陵,开启了他们的白酒传承之梦。

“酒从酉”,沅陵大曲附近就是“书通二酉”的中华书山——大小酉山,山下有酉水、酉溪交汇。

破局:从浓香到酱香,一场战略转型的必然

初入白酒行业,三人既无酿造经验,也缺乏渠道资源。但他们坚信“隔行不隔理”,迅速分头展开市场调研,并走访全国多个主要产区与酒厂,深入学习酿造工艺与产业逻辑。

调研结果清晰指出:浓香型白酒市场已是典型的“红海”,川酒“六朵金花”地位稳固,区域品牌厮杀激烈,作为新入局者难以突破;而酱香型白酒虽仅占全行业约8%的产量,却贡献了近40%的利润,呈现出巨大的价值成长空间。

尽管传统酱酒核心产区远在贵州茅台镇,但“大酱香产区”的概念正在形成。沅陵地接黔东,同属中国白酒“美酒带”,其独特的气候、水文与微生物环境,为酿造具有差异化风格的酱酒提供了可能。

转型酱香,不仅是为了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战术选择,更是为打造“湘派酱香”这一产区IP奠定战略基础。而一个从浓香老厂成功转型、坚守复杂酱香工艺的品牌故事,也更具传奇张力,能够从“历史传承”与“工艺革新”两个维度,重塑品牌价值。

持续扩建中的沅陵大曲

开局:酿一瓶“干净”的酱酒

2017年,沅陵大曲生产基地正式动工。推平一座山,占地165亩,总投资4.85亿元,致力于打造一座融合古典民风与现代工艺的综合性酒厂,构建集酿酒、文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2019年,酒厂正式投产,高举“湘派酱酒”旗帜面世。首批产品送往贵州参展并参与盲评,获评“酱香突出、清新爽净、留香持久”,甚至有评酒师误以为“出自茅台镇某大厂”。这一反馈让三人信心倍增,也让他们对沅陵酱酒的品质有了底气。

此后几年,沅陵大曲持续推动技术攻关与产品迭代。2021年,在酒厂建立七十周年之际,推出“沅毛1893”系列新品,切入高端酱酒市场,被行业誉为“湘酒品牌新篇章”。2024年,二期工程投产,公司从优质基酒中“优中选优”,结合五年勾调工艺的积累,推出“沅陵酱酒·龙腾福湘”,以龙年福韵深化品牌形象。

同年,公司承办“湖南省酿酒传统技艺竞赛·酱酒酒体设计”职业技能竞赛,汇聚全省九家企业26名选手同台竞技。总经理李四清表示,这既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推广,也为沅陵大曲的中青年工匠提供了交流成长平台。

2025年,白酒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分化加剧。沅陵酱酒逆势推出更具质价比的“龙酉水晶”,以亲民价格与优良饮用体验,持续拓展湖湘消费群体。

沅陵大曲总经理李四清在推介沅毛1893

布局:湘派酱香的底蕴与风骨

在明确“湘派酱香旗手”的战略定位后,沅陵大曲不断挖掘自身在地理、文化与风味上的独特性,逐步构建起区别于传统黔派酱酒的品牌叙事。

其底气源于四个方面:

文化源流:甲骨文中“酉”即“酒”字,而沅陵不仅有酉水、酉溪,更有“书通二酉”出处——二酉山,酒文脉源远流长。

地理生态:武陵、雪峰两山环抱,中间陷落的地形如天然窖池,形成“窖中窖”微生态环境,极利于酿酒微生物的富集与繁衍。

民族融合:作为古黔中郡郡治,沅陵汇聚了苗族、土家族等多民族酿酒智慧,酒更与傩文化、祭祀仪式深度融合,被视作“通神之液”,赋予酒体以“神韵”。

文人风骨:历史上沅湘为贬谪之地,士大夫将庙堂之雅与本土之野交融,借酒抒怀,推动酿酒技艺与品饮文化不断提升,如李白诗句中的“五溪”,便包含沅陵的酉溪、辰溪。

这些元素共同塑造了沅陵酱酒“醇厚中见劲道,清酱中藏风骨”的鲜明个性——既有湘西的野性与生命力,又具文人的沉静与内涵。

龙酉水晶版

夯实根基,做“时间的朋友”

为筑牢品质基础,沅陵大曲坚持“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的本地化原料合作模式,由公司免费提供种子与技术指导,推动红缨子高粱规模化种植。2024年,与全县187个村签约种植2.5万亩,带动6700余户农户,预计户均增收4700余元。统一产区的原料,从源头上保障了酒体风味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在消费者培育方面,公司建设专业品鉴中心,由品酒师系统引导观色、闻香、品味,完成味觉认知教育,提升品牌认同。

面向未来,沅陵大曲有意推动制定《湘派酱香型白酒团体标准》,明确其“醇柔、细腻、甘润、爽净”的核心风味特征,以及在原料、工艺与陈贮方面的差异化要求,让消费者一品便知“湖南酱酒”。

面对行业的周期波动,企业坚持“做时间的朋友”,不追逐短期热点,而是坚守独特价值,在动态中寻求平衡。据悉,沅陵大曲拟于2026年启动三期工程,建成后年产能有望提升至3万吨,年产值向百亿目标迈进。

“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采访尾声,李四清借林则徐诗句向广大消费者发出邀请:欢迎来到沅陵,品一杯湘派酱香,共同见证这段由“局外人”写就的湖南酒业新传奇。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通讯员 喻志远 陈赛

编辑:陈左忆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55/61/154618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经济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