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27日讯(记者 周宇广 通讯员 陈嘉珮)3月17日,比亚迪发布了超级e平台,以兆瓦闪充、3万转电机、1500V 碳化硅芯片等11项技术刷新行业认知,但随后质疑声接踵而至:“实验室数据能否落地?”“技术超前是否脱离实际?”
面对争议,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道:“比亚迪的风格一向是一发布即量产。”这场关于技术可信度的讨论,最终指向一个核心命题:比亚迪所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跃迁,究竟是噱头还是真实力?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微博截图
技术是否“脱离现实”,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能否马上落地。李云飞表示,比亚迪4000个兆瓦闪充站正在全国布局,首批500个将在4月初汉L、唐L上市时启用。
而在超级e平台发布会现场,在诸多媒体的见证下,汉L从10%电量充至60%仅需5分钟,续航增加349公里,峰值功率突破1000kW,真正实现“1秒2公里”的补能速度。
比亚迪超级e平台发布会现场
正如王传福所言:“电动化智能化这条路很宽,有好技术、好产品的企业都能容得下。”这种开放心态,让比亚迪的技术突破不仅是企业的“护城河”,更是行业升级的“助推器”,不断刷新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高度。
面对种种质疑,比亚迪的回应始终聚焦技术本质。比如发布《接棒向前》视频,倡导行业良性竞争;开放闪充技术,推动基础设施共建;量产即实测,邀请用户现场见证。这种“以实力说话,以体验立信”的态度,正是中国品牌技术自信的最佳注脚。
来源:红网
作者:周宇广 通讯员 陈嘉珮
编辑:向婉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7/61/1482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