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8日讯(记者 甘伟萍 杨淑华 蒋玉玲 )2025年,我们迎来第一个“非遗”春节。农历新年,家家户户不仅精心筹备团年饭上的美味佳肴,还张罗起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共同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写春联、逛庙会、吃年夜饭等活动作为春节的重要习俗,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一家人围坐着观看春晚节目,更是每年过年的重头戏,这一传统节目为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与感动。
从城市到乡村,人们都在忙着装点自己的家园,挂起寓意吉祥的春联,点燃绚烂多彩的鞭炮,以此传递新年的欢乐与美好的祝愿。在这片洋溢着欢庆之情的氛围中,各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也逐一亮相,为春节增添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在长沙,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春节的氛围尤为浓厚。走在街头巷尾,处处张灯结彩、鲜花锦簇,为市民们带来了浓郁的节日气息。重要城市地标更是展示着各种精美的传统工艺品,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
大年初六,长沙音乐厅广场外,一座红色的大型新春祝愿造型墙成为了市民们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与此同时,巨型狮舞新春工艺品也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了节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紧邻长沙图书馆门前,一场以“剪纸映蛇年 年画绘祥瑞”为主题的剪纸工艺品展览更是引来了众多市民的围观。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名录之一,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些精美的剪纸作品不仅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还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春运繁忙的长沙黄花机场,一场独具匠心的文化盛宴正静候着往来的旅客。位于机场磁浮连廊区域的“十二生肖中国民俗文化艺术展暨黄永玉画作展”已开幕,为旅途中的行人带来了一份意外的文化礼遇。
此次展览不仅为旅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生肖文化和欣赏艺术佳作的平台,更为春运期间的长沙机场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它让人们在忙碌的旅途中得以暂时放慢脚步,感受那份来自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喜悦。
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里,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还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人们的共同庆祝与传承中,焕发出了更加绚烂多彩的光彩。
来源:红网
作者:甘伟萍 杨淑 华 蒋玉玲
编辑:杨淑华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6/99/1468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