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25日讯(记者 肖娟)7月25日,记者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简称中保协)官网了解到,二季度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今年1月,中保协公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今年4月,该数据为2.13%。这也意味着,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已连续2个季度下调。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保险机构将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最高2.5%的定价区间进入倒计时。
保险“老三家”率先表态
中国人寿相关公告截图。
7月25日,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发布了调整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的公告,其中,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投资型产品中,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
太保寿险相关公告截图。
此次下调幅度有多大?对比中国人寿今年1月的公告可发现,该公司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下调50个基点,从2.5%降至2%;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下调25个基点,从2%降至1.75%;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下调50个基点,从1.5%降至1%。
从降幅来看,普通型、万能型预定利率直降50基点,分红险降幅最少,为25个基点。
2个月内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
多家保险公司公告还指出,人身险公司需在8月31日前完成新旧产品切换。
业内人士表示,“老三家”寿险公司已经“打样”,预计更多保险机构或跟进。
保险机构为什么集体降低预定利率?这与监管的一则规定有关。此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要与市场利率挂钩及调整。
挂钩的市场利率主要是指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
今年5月,存贷款利率“双降”,业内已预期保险预定利率研究值大概率将下调,部分保险公司甚至已标注产品下架时间。
“再见,2.5%时代”“距离产品下架最快还剩6天”……当前,保险公司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普遍为2.5%。随着新老产品切换进入倒计时,记者注意到,又见到了熟悉的“停售”风。
保险机构下调预定利率有何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人身险公司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降,将进一步降低公司负债端成本。
对消费者而言,不仅是以分红险、万能险为代表的理财险受影响,期限较长的保障型险种,如终身重疾险、增额终身寿险等也可能价格上调。
相关链接:降息潮蔓延至了保险圈
来源:红网
作者:肖 娟
编辑:吴芳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1/69/1515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