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十年步履铿锵,湘食产业写华章。值此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红网传媒推出《湘食密码》系列报道,看“湘”字号食品产业如何乘风破浪,记录功勋步履与匠心突围,聚焦辣味江湖与舌尖使命,解读产业兴替密码,续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向婉 长沙报道
拆开盐津铺子的魔芋爽包装袋,从纸箱里拿出娃哈哈矿泉水,捧起生日乐蛋糕的礼盒……这些日常动作背后,藏着一个跨越十余年的技术“迁徙”。
湖南浏阳河畔,曾托举烟花安全绽放的“纸盒”,如今正默默守护着千家万户的舌尖安全。
以“守护”为名,远大包装自2013年开启漫长转型之旅,视野从烟花绽放拓展至一日三餐,至此扎根民生深处。
从“火药味”向“烟火气”破局
2003年的浏阳,空气里常年弥漫着火药与纸张糅合的气息,在这座“烟花之乡”,湖南远大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悄然成立。创始人周雄伟带领团队扎根厂房,将全部心血倾注于烟花外包装的方寸之间。
“烟花包装是生死线。”周雄伟带领团队在烟花纸制品外包装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安全防护”和“视觉呈现”方面进行了早期探索。每一件烟花包装,都承载着对绚烂烟火安全绽放的责任,这份信念也为公司日后的转型打下基础。
2013年,公司敏锐察觉,烟花包装体量瓶颈显现,单一客户结构让企业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周雄伟认为,公司的技术,可以守护的不仅仅是瞬间的绚烂。
2015年,在与浏阳本土食品企业展开合作期间,远大包装看到了食品包装领域的广阔前景与重大意义,于是毅然决定转型,将包装技术从“护焰”转向“护民”。从烟花包装到食品包装,这不仅标志着业务领域的重大转变,更象征着责任与使命的全面提升。
对内,远大包装深耕食品包装安全标准与技术领域,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吸纳专业人才;对外,公司持续关注中小客户的实际需求,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积累良好口碑,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客户矩阵,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地位。
凭借“内外兼修”,企业平稳度过转型阵痛期。通过与绝艺等浏阳本土食品企业的深度合作,浏阳的特色美食凭借精心设计的包装,成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触达万千消费者;借力与生日乐的紧密携手,一份份满载美好祝愿的生日糕点,以雅致包装传递温馨的祝福。
随着与家喻户晓的品牌如娃哈哈、黑色经典、盐津铺子达成合作,公司的包装方案凭借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市场占有率持续稳步提升。在与众多知名食品品牌深化合作的过程中,公司以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安全要求,为食品质量安全筑牢包装防线。
纸盒托举的民生温度
“烟花包装和食品包装在基础工艺上相通,比如印刷、覆膜、烫金这些步骤都差不多。但食品包装要求更高,车间得更干净卫生,材料得更安全环保,生产过程管理还得更严格,以满足食品企业对质量安全的严格要求。”周雄伟透露,为达到食品包装的高要求,公司投入建设了近十万平方米智能车间,引入了智能检测系统,建起了数字化控制中心和高标准的洁净车间,特别是全面实施绿色印刷改造,精选绿色环保材料。
面对食品包装接触材料安全性、印刷油墨环保性等诸多法规壁垒,公司迎难而上,通过不懈努力,成功通过了ISO9001 质量认证以及 ISO45001、ISO14001 认证,为食品包装业务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周雄伟认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首要动力。在绿色包装技术领域,公司展现出了卓越的前瞻性,积极推动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努力构建“食品消费—包装回收—再生利用”的闭环系统,为食品行业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公司秉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针对食品产业涌现的新产品、新需求及新趋势,持续投入研发新材料、引进前沿新工艺,提升产品的环保性和功能性(如保鲜、防油等),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同时,不断优化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借助智能化设备升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稳定性,助力客户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目标。
如今,浏阳河畔的烟花依旧璀璨,而更多看不见的包装,正载着人间烟火,安静流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远大包装的发展史,是一部“守护”价值的进化史:烟花盒上刻着湖湘人“敢扛责任”的魂,食品包装里藏着“民以食为天”的敬畏。
当智能生产取代了当年的手工生产,变的是技术维度,不变的是“安全大于天”的初心。这场包装的跃迁印证了一个真理:中国制造的真正高度,不在于规模与速度,而在于它最终如何沉入生活肌理,成为托举民生烟火的无形之手。
未来,随着绿色包装闭环的延展,这份守护或将抵达更远方。
来源:红网
作者:向婉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3/90/1526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