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进入上行通道。5月26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双双升破7.17关口,创逾半年来新高;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也升至7.1833,随后在27日调贬43个基点。与此同时,美元呈走弱态势。衡量对6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自4月罕见跌破100关口后,5月21日起再度失守100大关,截至5月27日发稿时报98.9080。
“跷跷板”效应下,美元贬值是助推人民币汇率走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记者分析指出,近期,美国众议院通过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减税法案,市场对未来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的悲观预期加剧。这导致美元指数再度大幅走低,推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元货币普遍升值。
值得关注的是,当地时间5月19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下调多家美国主要银行的部分信用评级,同时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等级Aaa下调一级至Aa1,后一调整是10多年来的第一次,此举更加剧了市场对美国赤字问题的担忧。
除了财政赤字问题,近期美国引发的贸易冲突也为美元走势蒙上阴影,带动非美元货币走高。中金公司研究部认为,近期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在维持了短暂上涨后又跌回低位,这表明市场仍然遵循“贸易政策威胁上升带动美元资产风险上升”的逻辑。此外,超长期日债收益率上行同样引发了市场对于海外投资者买入日债、替代美债的担忧,由此造成了日元的走强和美元的下跌。
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期,国内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5月7日推出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财政支出节奏也在显著加快。这些都增强了国内宏观经济抵御外部波动的韧性,支撑了人民币汇率。”王青说。
记者注意到,在波动加剧的全球市场中,相对稳定的人民币进一步增添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
“人民币潜在的汇率韧性支持我们对中国股市的超配立场,倾向看好国内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预计企业盈利前景将适度改善,外资流入中国股市势头增强。”5月26日,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及其团队发布最新报告称,自4月2日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约1%,这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维持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基本稳定、与2017年相比中国出口竞争力提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可能被低估、美元总体走弱以及由此产生的资产多元化投资需求。
渣打银行发布的6月全球市场展望显示,考虑到经济刺激政策及美元走软等因素,渣打在亚洲市场中超配中国股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许予朋
编辑:肖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