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3日讯(通讯员 江钻)湖南高速集团微电影《有路,就有光》再获全国大奖,“路灯”品牌在荣誉纷至沓来之际,也引发思考:当获奖成为常态,新鲜感逐渐退去,“路灯”品牌故事的生命力还能延续多久?答案深植于初心坚守中,彰显于实干创新里,映照在民心向背上。

“路灯”志愿者为滞留司乘送物资。
品牌的生命力,源自初心而非奖项。“路灯”品牌从“每个高速人就是一盏‘路灯’”的朴素信念出发,将“人民高速为人民”的使命转化为生动实践。这种初心体现在一线收费员从刹车异常中判断司机突发疾病、争分夺秒开辟“生命通道”的职业素养里;蕴含在风雪深夜递到司乘手中的那杯姜茶的温暖中。真正能够穿越时光的品牌故事,从来不是领奖台上的高光时刻,而是在一次次平凡的“看见”与“伸手”间,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的温暖底色。

郴州“数智云”收费站。
品牌的持久力,成于实干而非喧哗。有人认为“故事听多了会腻”,但问题的症结从来不是故事过多,而是真诚的共鸣太少,空洞的回响太多。“路灯”品牌的独特价值在于每个故事都扎根于实打实的业绩。“数智云”收费站建设、服务区提质改造,让出行更便捷、温馨……这些首先是切实可行的便民举措,其次才成为动人故事。品牌的“实”,支撑了叙事的“真”。“上了高速到哪都是家”的服务温度,让“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成为美好现实,也证明一流品牌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

“路灯”品牌开放日活动现场。
品牌的续航力,依托创新而非重复。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升级,品牌故事若固守陈规,必然失去吸引力。“路灯”品牌的生机活力,在于其守正创新的智慧:从单一志愿服务升级为“七色之光”丰富内涵,从收费窗口延伸到交旅融合,从应急救援拓展到乡村振兴。“路灯”品牌开放日活动,邀请乡村孩子走进矮寨大桥,感受交通强国力量;走进路网监测中心、体验智慧高速,培育出一批小小“品牌传播人”。这些创新实践,让品牌故事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然而,当“路灯”成为广受认可的品牌符号,最大挑战是如何避免成为精致的“品牌雕塑”——受人敬仰却形态固化。面向未来,品牌发展需要从“守成”向“开拓”跨越:在新能源车普及的当下,能否以破解“充电焦虑”为切口,打造服务新场景?在数字化出行时代,能否构建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温暖陪伴”体系,开辟品牌延伸新路径?这些时代提出的新考题,正是“路灯”故事未来最值得书写的新篇章。
品牌故事究竟能讲多久?答案不在荣誉榜上,而在绵延的路网间,在百姓的口碑里。当群众遇困时第一时间想到“找‘路灯’”,回忆旅途时乐于分享被“路灯”温暖的片刻,遇见创新时主动传播“路灯”之光……这时,“路灯”故事就拥有了永不枯竭的生命力。真正的品牌,从不是静态的奖杯陈列,而是动态的责任践行;从不是重复的叙事套路,而是持续的价值创造。当每个岗位都成为发光体,每次服务都传递温暖,每项创新都回应需求,这样的品牌故事,必将随时代发展不断续写精彩。
奖牌或会蒙尘,但一条被真心点亮的路,永远在脚下延伸、在心中闪耀。这,才是品牌持久的力量。我们坚信,湖南高速“路灯”品牌将如众多优秀的中国品牌一样,以初心为灯、以实干为基、以创新为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上,持续点亮更多温暖人心的璀璨灯火。
来源:红网
作者:江钻
编辑:甘伟萍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55/67/15451323.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