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班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8月28日讯(记者 吴芳)8月26日,由湖南证监局指导,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主办、湖南省期货业协会承办的湖南地区会员中层业务培训班在长沙举行。
本次培训通过系统性课程设计,着力提升湖南期货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产业服务质效,为湖南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辖区期货、证券机构从业人员,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相关负责人等约150人参加培训。
专家开讲,从理论到实践解码期货知识
上午,财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时间窗口在向中国打开,但也面临“三大”挑战。
外部大变局方面,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地缘关系紧张常态化,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新治理体系在重构;内部大转型方面,劳动生产率下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有效需求不足,政策效率下降;未来大潜能方面,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关键,重点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挖掘服务消费潜能,这需要加大制度型开放和深层次改革双向互促,预计是“十五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员服务一部负责人对《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解读。他从《办法》的修订背景、思路、主要内容、典型案例等多维度展开系统阐述,并指出,该《办法》通过压实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居间人管理、规范居间人行为,引导期货公司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专家向现场嘉宾介绍了尿素期货和期权合约规则以及“商储无忧”项目。
在下午的主题分享环节,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专家解读了丙烯期货和期权合约规则;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市场发展部专家分享了棉花市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期货助力涉棉企业实现稳定经营的案例。
“常见的期货纠纷有哪些?近年来期货纠纷诉讼的情况如何?……”培训最后,北京安博(上海)律师事务所相关执业律师对常见期货纠纷分析与处理进行了解析。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政策解读、期货知识学习,又有实操案例剖析、经验分享,为大家进一步了解期货市场,以后更好地开展业务工作提供了专业辅导与思路启示。”参加培训的机构代表纷纷表示。
协同共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当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关键发展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去年,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推动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作出全面部署。
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旨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一系列政策导向,为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培训会上,郑州商品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郑商所在进一步丰富产品工具、提升市场运行质量、服务实体经济成效等方面开展的具体工作及取得的积极成果。
今年,郑商所先后平稳上市了白糖系列期权、丙烯期货和期权,目前共上市27个期货品种,20个期权品种,实现已上市活跃期货品种的期权全覆盖。未来,郑商所将持续强化产品、服务、制度供给,强化市场监管,不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推动期权市场高质量发展。
湖南证监局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南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24年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菜油、生猪等“保险+期货”项目485个,服务农户3.92万户,累计保费规模2.98亿元,累计赔付1.29亿元;服务套期保值客户269家,累计开展套期保值交易额1708.13亿元。湖南积极支持完善期货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交易所在湖南新设3个期货交割库,新增2个交割品牌。
下一步,在湖南证监局的指导下,湖南省期货业协会将立足辖区期货行业发展实际,协同各期货交易所打造多层次、专业化学习交流平台,切实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吴芳
编辑:肖娟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2/62/1523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