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四十年步履铿锵,湘食产业写华章。值此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红网传媒推出《湘食密码》系列报道,看“湘”字号食品产业如何乘风破浪,记录功勋步履与匠心突围,聚焦辣味江湖与舌尖使命,解读产业兴替密码,续写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淑华 长沙报道
释心堂创始人宋冠毅的名字,放在整个中国的酒业江湖来说,或许还没有达到声名显赫的地位,但无论是作为首个横跨酒业设计咨询整合服务的“深圳飞人谷”创始人,还是作为十七大名酒武陵“老窖—丰联时代”的操盘手,其经历都深深烙印着中国白酒黄金三十年与深度调整期的印记。
宋冠毅是湖南常德人,曾经当过公务员,熟悉统计报告和政府公务工作。干了几年后,年轻的宋冠毅觉得案牍劳形的公务员生涯无法满足内心的追求,于是在2000年辞职下海,并于2001年被新东家指派为湖南德山酒业营销公司总经理。至此,宋冠毅梦起酒业,开启了他“从0到1”执着轮回的创业故事。
三度创业,酒业“老江湖”的执着轮回
2000年,时任公务员的宋冠毅毅然辞去公职,投身商海。2001年,他被指派为濒临困境的湖南德山酒业营销公司总经理。面对产品低端、效益低迷的局面,他果断关停老产品线,拜访陶家驰、沈怡芳、曾祖训等白酒泰斗,重塑产品体系。短短两年,德山酒业纳税突破3000万元,初显其经营魄力。然而,由于控股股东战略转移,在德山处于上升期时停掉了所有品牌宣传与推广,宋冠毅力争无果,便再度辞职,前往深圳创立了飞人谷咨询公司,并在业内积累起人脉与资源。
对家乡常德白酒的“执念”始终萦绕在宋冠毅心头。2006年,得知泸州老窖收购常德武陵酒后,宋冠毅带着4000多万资金,在未实地考察、仅达成口头协议的情况下进驻武陵酒厂。面对酒厂困境,他提出“回归名酒、回归香型(酱香)”的战略,并基于对国民经济发展数据的研判,精准预言了“酱酒将在2018-2020年间迎来重大机会”。他力推新品研发(少酱、中酱、上酱,元帅),重塑品牌形象。
宋冠毅说,在新品推出后的几年时间里,武陵酒业绩迅速攀升,2008年销售额达8000多万,2009年达1.2亿,2010年达1.5亿。他甚至为武陵酒规划了与后来郎酒庄园极为相似的“千亩万吨”生态园蓝图。可惜,2012年末的白酒深度调整期打断了这一进程,2015年底,宋冠毅带着遗憾退出武陵酒。从武陵酒退出后,宋冠毅一度神伤,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涉足酒相关的行业。
“释心”续梦,桃花源里再出发
事情很快出现了转折。2015年底,追随多年的老兄弟们找上门来。“这群兄弟说,他们除了做酒也不会干别的,想让我出来带着大家继续干酒。面对兄弟们的信任,我当时就对他们说,这个事情我就不参与了;建议他们做个品牌代理,选品牌及投点启动资金我都可以支持。这样见效快,风险低;如果大家执意要我牵头做这个事,我的意见就是做一个全新、至少坚守20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品牌。不料兄弟们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2016年5月的一个午后,在常德一间193平方米的办公室,深耕白酒行业20余载的宋冠毅与8位伙伴围坐在一起。他目光灼灼地扫过围坐的8位伙伴,这8位伙伴来自不同岗位,眼神中却有着同样的炽热:“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精品!打造一个全新的白酒品牌,至少坚守20年,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80万元启动资金,在白酒红海中如同沧海一粟,却是这群追梦人的全部押注。宋冠毅为这个新品牌取名“释心堂”,源于他对酒的理解:酒是释放心情的东西,他要把释心堂办成一个放飞心灵的地方。当时的宋冠毅为释心堂勾勒了“四个五年”蓝图:第一个五年“活下来”,立足常德,营收七八千万;第二个五年“站起来”,在常德扎深根,力争营收过亿;第三个五年“强起来”,走向全国,力争营收三到五亿;最终目标是成为“中国人心灵向往的美酒目的地”。
2016年,释心堂在桃花源里的城市常德正式成立。释心堂的起步与发展路径,在当时的白酒圈看来颇为“另类”:在品牌定位上,释心堂甫一创立,便以“大企业的格局做新品牌”。连续七年举办“释心堂·公益大讲堂”,邀请龙永图、向松祚、康震、曹景行等顶尖学者名流开坛布道,塑造品牌高级感。独家承办常德沙滩音乐节,吸引数万Z世代,创下当地流量纪录。
“释心堂不搞价格战,不压货。”宋冠毅说,在商业模式上,释心堂不刻意打造大单品、不招传统经销商。通过深度服务、文化浸润和公益活动,培育了极其稳定的核心客户群,其中90%以上青睐千元价位以上产品。这种模式被业内人士称为酱酒成功的“非典型样本”,虽规模不显赫,却构建了可持续的盈利逻辑和对周期的强抵抗力,为释心堂提供了源源不断、稳稳当当的收入。
酒庄圆梦,一壶执念醉桃源
宋冠毅的蓝图远不止于卖酒。早在2009年构思生态产业园时,酒庄的雏形就已在他心中萌芽。2021年7月17日,释心堂生态酒庄在桃源高新区陬市片区奠基。2024年1月26日封顶,2024年12月16日,酒庄一期1000吨酱酒生产线正式投粮投产。这座总投资超3亿元、占地110余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桃花源里的酱酒庄园”,是宋冠毅十年执念的结晶。
在宋冠毅的办公室,有一张地图,上面是他对这个“桃花源里的酱酒庄园”的整体规划。释心堂酒庄将打造成集酿造、储藏、技术研发、消费者体验于一体的高品质高品位酱酒的智造生态酒庄,成为名副其实的桃花源里的酱酒庄园。酒庄将以“酱酒文化 + 生态观光 + 沉浸体验”的深度融合为引领,围绕体验式酱酒文化深度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
十年磨一剑,释心堂从9人团队、193平方米办公室,发展为拥有千吨产能、百亩生态酒庄的企业。站在2025年新起点,宋冠毅的目光投向更远。他计划在第三个五年收官之际,结束在桃花源的“隐修”,启动“释心荟”全国网络布局。释心荟将承担科普与体验功能:一楼普及酱酒工艺与文化,二楼则结合当地餐饮,呈现“酒食融合”的常德风味,继续拓展宋冠毅心中“白酒可以有更多可能”的边界。
对于释心堂的未来,宋冠毅目标明确:扎根常德,深化“古法工艺 + 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酿造模式,拓展酒旅融合新边界。力争在2030年建成集原料种植、智能酿造、储存、包装、体验、酒旅融合等于一体的4A级酒庄,实现年酿酒能力3000吨、储酒能力超10000吨、年销售近10亿、税收近3亿的目标。
“十年释心为一梦,一壶执念醉桃源。”从政府进入企业,从深圳回到常德,从职业跳转创业,宋冠毅用这十四个字来诠释他这十年的创业感怀。而对他而言,所谓执念,可能不过是他多次脱口而出的那句“为家乡的酒类产业发展做点事情”。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nograb/646942/52/1520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