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思智能永安园区投产 持续加码机器人赛道

来源:红网 作者:张馨心 编辑:吴芳 2025-11-18 18:24:4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1月18日讯(记者 张馨心)11月18日,蓝思智能机器人正式投产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永安园区。

在当前具身智能产业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应用的关键阶段,蓝思科技此举被视为其推进“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多轮驱动、强化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战略落地。这也是蓝思科技继今年7月成功登陆港股后,在“资本+产业”双重布局的重要落子,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正在重塑企业的估值逻辑。

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投产,构建全链条量产能力

据悉,此次启用的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占地400亩,厂房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万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以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产品的能力,实现从新材料研发、核心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完整生态链的全面贯通。

该基地投产后,蓝思科技将形成以长沙为核心、东南亚(泰国、越南)为支撑的机器人全球制造布局,其海外产能将重点服务北美等国际市场。

依托此产能基础,蓝思智能机器人明确了“智能装备”“具身智能”与“AI服务器”三大协同发展的业务方向。

在智能装备领域,自2016年成立以来,蓝思科技持续深耕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与机器视觉系统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量产应用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无人搬运机器人、智能复合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具备从概念设计到批量制造的全过程实施能力。公司已累计交付超过2000个智能制造项目,服务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智慧零售终端等多个行业。

在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具身智能方向,蓝思科技已实现深度布局,构建起了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平台,包括液态金属等创新材料研发和供应,精密制造加工能力,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头部模组、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等核心模组,软件二次开发及场景应用,以及整机组装与系统集成。

公司已切入北美及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的供应链,关节模组、灵巧手、结构件已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整机组装规模位居行业前列,整机组装规模已居行业第一梯队。2026年,公司预计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组装规模翻几番,2027年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

此外,在AI算力基础设施领域,从AI服务器机箱结构件起步,逐步拓展至液冷模组、固态硬盘等关键模组。目前,机箱结构件已实现批量出货,固态硬盘组装预计将于2026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战略转型:从消费电子龙头到AI端侧硬件一站式服务平台

蓝思科技此次布局,契合其对AI端侧硬件发展趋势的判断。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在近期资本市场交流中指出,AI正从云端“下沉”至终端设备,端侧硬件革命将重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与机器人等领域的价值链。

蓝思科技将三十年来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精密材料、结构件及垂直整合制造能力,系统迁移至AI硬件新赛道。从AI手机、AI眼镜,到汽车智能座舱、具身智能,公司逐步构建起跨场景的硬件解决方案能力。

“我们不做‘单点创新’,而是聚焦‘材料+工艺+设备’的系统性突破:从消费电子的UTG玻璃和3D玻璃,到液态金属和钛合金精密加工;从AI硬件的光波导镜片、功能模组,到机器人头部和关节模组,再到玻璃硬盘和玻璃基板等,我们已实现AI端侧核心领域的技术全覆盖。这种从‘部件-模组-整机组装’到ODM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让我们在成本控制、快速响应上占据绝对优势。”周群飞表示。

基于上述优势,蓝思科技公布了公司“三年攻坚计划”,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端侧硬件、多模态融合技术及新型材料工艺,深耕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机器人三大核心领域,目标成为AI端侧硬件制造领域的全球龙头之一,以技术实链、制造硬实力与生态协同,持续推动端侧智能硬件从云端走向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张馨心

编辑:吴芳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55/52/1544009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经济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