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从跟跑到引领,中国向着汽车强国大步迈进。一起来看“十四五”成绩单。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产销量连续两年,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5.4%提升至40.9%,产量从2020年的140万辆左右,跃升至2024年的1300万辆左右。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业已跃升至我国第一经济支柱,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比重的10%。
在广州,新能源汽车的灯塔工厂里,1条生产线上可以同时生产8款不同的车型,下线一辆定制化的车辆仅需53秒;
在长三角,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以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在重庆,一家汽车超级工厂拥有超过1000台智能化设备,生产全程采用AI智能检测系统。
“十四五”期间,开新能源汽车出行变得更加便利。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3.8万台,覆盖全国98%的服务区。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份均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
一键交互、人车对话……汽车满足了人们在车中娱乐、学习、聊天、观景等多种场景需求。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完成约1万公里道路的智能化改造。
制造更聪明的车、建设更智慧的路、铺设更安全的体系,在多方合力下,“中国造”汽车正插上智能网联的翅膀,向着更绿色、更智能的未来,不断进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