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8日讯(记者 肖娟)“以前总说‘三会一层’,以后要改口叫‘两会一层’了!”
近日,长沙银行、方盛制药、旗滨集团等3家湖南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取消监事会架构。这一动作与五大国有银行同日取消监事会的消息形成共振。
长沙银行公告截图。
曾经,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管理层,通常简称为“三会一层”,是很多上市公司的“标配”。随着部分机构撤销或不再设立监事会,这也意味着,监事会在部分企业退出历史舞台,我国公司治理体系正在经历变革。
3家上市湘企取消监事会
公司治理上演“瘦身潮”
4月25日,旗滨集团监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取消监事会的议案》。监事会认为:公司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及风险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第五届监事会届满不再换届,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同意本议案。
4月26日,长沙银行第七届监事会公告披露了取消监事会的议案。
4月29日,方盛制药公告发布了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公司监事会指出,公司将不再设置监事会,监事会的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等监事会相关制度相应废止,同时修订《公司章程》中相关条款。
3家公司均表示,取消监事会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记者梳理发现,旗滨集团和方盛制药的改革路径高度一致:取消监事会后,将监事会职权划归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并通过公司章程固化新架构。
长沙银行虽没有披露取消监事会后其职权归属,记者注意到,该行董事会下设专门的审计委员会。
为什么上市公司接二连三取消监事会?这与新《公司法》的规定有关。《公司法》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本法规定的监事会的职权,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金融机构领衔
五大行同日“挥别”监事会
在这场“去监事会”改革浪潮中,“大块头”的金融业可圈可点。
4月30日,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集体发布公告,表示将撤销或不再设立监事会,迅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不仅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也公告了相关议案。加上早前已公告的长沙银行,至少有8家上市银行已公告取消监事会。不仅如此,有报道指出,12家股份制银行中,也有超半数的银行监事长一职为空缺状态。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通知截图。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公司治理监管规定与公司法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以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中设置由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和监管制度规定的监事会职权,不设监事会或者监事。
《通知》还明确,其所称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
4月29日,中国人保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其在新修订的章程中明确,“本公司不设监事会,相应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职工董事登场
银行董事会构成更加多元化
伴随监事会退出舞台,新的制衡力量正在崛起。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通知》要求:“职工人数三百人以上的金融机构,除依法设监事会并有职工监事的外,其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职工董事”。
目前,已有2家银行率先响应。4月26日,长沙银行公布,董事会即将迎来换届选举,较目前董事会成员构成,新一届董事会增设了1名职工董事。
招商银行公告截图。
4月29日,招商银行公告指出,不再设置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法律法规规定的监事会职权,在董事会设置职工董事。
不“一刀切”
公司治理更具灵活性
监事会,顾名思义,设立之初是为行使监督职能。为什么要取消监事会?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金融学会理事、湖南大学金融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彭建刚表示:“目前,商业银行监事会的功能和董事会功能有部分重叠,尤其在审计、风险控制领域,商业银行董事会一般有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风险控制与关联交易委员会。取消监事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彭建刚教授介绍,我国监事会制度源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公司治理经验的总结,在具体实践中,董事会和监事会存在功能的重叠和多头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在金融强监管的当下,以及加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作用背景下,监事会存在的必要性下降了。”
不过,他也提出政策并没有“一刀切”,是否保留监事会,金融企业依然有自主选择权,这也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多样化路径。
记者注意到,湖南近期多家法人银行披露的年报信息显示,仍保留监事会架构。
来源:红网
作者:肖娟
编辑:郭雅倩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9/90/1494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