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5天*100家书店=1.6w小时,解码湖南“阅读浓度”的公式

来源:红网 作者:黄怡萍 编辑:周曼 2025-04-24 18:24:1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黄怡萍 长沙报道

若问何季最是风华?

此刻,答案已翩然而至——最是人间四“阅”天。

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湖南正掀起一场全民阅读热潮。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推出“阅读一小时”全省公益挑战的同时,又再次携手本土知名品牌茶颜悦色启动“光合作用”系列阅读活动,吸引数万读者热情参与。

截至4月23日,全省读者累计阅读超1.6万小时,让纸质书的温度重回城市生活,也让阅读成为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共鸣。

光合作用:让阅读融入城市生活肌理

当著名作家王跃文在乐之书店雨花店解构《国画》的叙事密码时,一场关于阅读的“光合作用”正在这座城市悄然发生。

书店里,读者欢欣买到喜欢的图书,还带走了拥有一抹春日新绿的“光合作用”马克杯;在互联网上,读者讲出自己的阅读故事,晒出自己的阅读搭子,惊喜获得作家亲笔签名盲盒。

这是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和茶颜悦色联合推出的“光合作用”全民阅读活动,创意推出一系列“光合作用”限定文创,送出一千本作家签名书盲盒,让阅读随这一抹春日的绿,流转在城市的街头巷尾,数字世界的每个角落。

在签名书盲盒里,读者可以邂逅著名作家王跃文的代表作《国画》、著名画家蔡皋的代表作《人间任天真》,还有被称为“文字鬼才”马伯庸的代表作《龙与地下铁》、“法律界新星”何运晨的代表作《公司法的OFFER》。从青年作家到文学大咖,从现实题材到箴言短文,从个体命运到时代缩影,为读者构建起立体交织的“文学宇宙”。

image001.jpg

“光合作用”联名系列。

网友“椰子水好好喝说”说:“睡前放下手机翻几页书,竟比刷短视频更治愈,在焦虑到失眠的夜晚,在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刻,书里藏着最温柔的「情绪解药」。”常德插画师“咖啡与诗”则用镜头记录下与爱猫的共读时光:“它负责踩键盘,我负责看书——这就是我们的‘光合作用’。”

在长沙,阅读正以最时尚的姿态融入城市肌理。书店里,年轻人或倚窗细读,或拍照打卡,书页翻动声与茶香交织,这座城市的春天,正因阅读而格外动人。

“阅读一小时”:5天1.6万小时的文化共振

001.jpg

阅读一小时数据海报。

在短视频平均观看时长不足8秒的数字时代,一场持续5天、覆盖三湘四水的阅读实验给出了震撼答案:16173个小时总阅读时长,相当于近673天不间断的纸质书陪伴。

4月19日至23日,由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发起的“阅读一小时”挑战赛,从单纯的阅读推广升维为城市文化重构运动。每累积30个小时,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将公益捐书一本。截至4月23日24:00,全省已累积16173个阅读小时,意味着539本公益图书将送往需要的地方。

001.jpg

株洲市新华书店神龙城店。

2024年10月,在最繁华的长沙国金中心西南广场,步履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步集体沉浸阅读时光,成为金秋时节星城最动人的文化风景。这场为期一周的“阅读一小时”活动,不仅刷新了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新可能,更让长沙深厚的“书卷气”有了具象化的表达。

2025年,“阅读一小时2.0”版从长沙走向全省。当长沙乐之书店的书页翻动,当湘西州新华书店响起普通话与苗语交织的朗读声,见证的不仅是阅读习惯的回归,更是在字里行间寻得的精神归途。

010.jpg

郴州书城。

从清晨到日暮,阅读的光晕在城市里流转。72岁的李爷爷每天清晨坐公交赶来书店,包里总装着笔记本和老花镜。他手捧着《三国演义》精装本说:“年轻时在纺织厂三班倒,没条件读书,现在退休了要补回来。”

深度阅读,正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岳阳新华书店,5岁的萱萱踮着脚尖够《大卫,不可以》绘本,妈妈蹲下身陪她一起阅读:“与其刷手机,不如陪孩子读一小时故事。”暖光下,母女依偎的影子投在《小王子》封面上,构成一幅温馨的阅读图景。

在怀化先锋书店的科技图书区,29岁的程序员张毅正聚精会神地翻阅《算法之美——当计算机科学遇见人文智慧》。作为互联网公司的技术主管,他习惯用代码解决问题,但此刻,他正通过这本科技人文著作,重新思考技术与生活的深层联系。

在这个春天的书店里,从垂髫稚子到白发长者,从童话绘本到算法哲学,书页轻翻间,一座城市最美好的模样,莫过于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姿态。

名家分享:一场跨越26年的文学对话

002.jpg

王跃文《国画》线下读书会。

4月20日下午,乐之书店·雨花店内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期待。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原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王跃文,携其代表作《国画》来到现场,与读者分享这部作品创作背后的深刻故事。

“好的作品如同多棱镜,每个切面都能折射时代光影。”分享会上,王跃文以代表作《国画》为引,将创作历程娓娓道来。他巧妙避开具体场景描绘,转而聚焦作品内核:“书里写的不是特定领域的生存法则,而是每个人在时代浪潮中的精神跋涉。”

这场思想盛宴点燃了不同年龄层读者的热情,更是一场跨越26年的精神对话:90后职场新人带着批注版书籍探讨处世哲学,银发读者捧着1999年初版《国画》追忆往昔,更有中学生认真记录“如何通过阅读,理解复杂人性”。

活动尾声,书店紧急调拨50本《国画》,王跃文的“粉丝”众多,签售现场十分火爆,乐之书店工作人员笑称:“这波‘知识种草’可比网红打卡更持久!”

社交传播:阅读成为城市新名片

在算法推荐统治的时代,深度阅读仍是抵抗信息茧房的精神武器。

线上,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了一场阅读风暴,“#光合作用晒出书搭子”引发传播热潮,多条饱含阅读热情与创意的原创图文、视频涌现。

线下,“光合作用”“阅读一小时”主题海报在五一商圈、袁家岭商圈的户外巨幕上闪耀,向每一位爱书人发出最诚挚的邀约,引领他们踏入阅读的奇妙世界。

005.jpg

五一广场锦绣中环LED屏。

当城市天际线被书店暖黄灯光点亮,当千万人的思想通过书页共振,这场2025年的阅读活动,正在用文明的刻度重新丈量时间,用思想的共振重构空间。

作为活动主办方,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旨在通过阅读打卡、名家分享、公益捐赠等丰富形式,推动阅读与公益的深度结合,以创新方式传递全民阅读理念,使阅读不仅成为思想的盛宴,更化作温暖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好力量,共绘阅读之美,传递阅读之善,让书香浸润三湘四水。

记者观察:书籍韵律中的城市呼吸

在话题#湖南阅读一小时下,数万条图文或短视频正在重构社交媒体的语义场。某个高赞的镜头记录下这样的画面:书店的玻璃幕墙倒映着读者身影,那些低头阅读的轮廓,与岳麓书院碑廊上的古人剪影渐渐重合。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当一座城市开始用书籍的韵律呼吸,它的每一次吐纳,都在重写文明的可能。

从名家讲座到文创联名,从阅读挑战到公益捐书,湖南新华书店集团用创新的方式诠释着:阅读不仅是个人修行,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自觉与精神追求。而这种追求,正在让湖南的文化脉搏跳动得更加有力。

光合作用参与方式:

世界读书日,阅读不止一天。“光合作用”主题阅读活动还在持续进行中。

4月23日至26日,长沙20余家新华书店门店同步启动“阅读满赠”计划。读者只要在活动门店(附后)单笔消费实付满168元,关注“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小红书官方账号,带话题“#光合作用晒出书搭子”,@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和@茶颜悦色,在小红书平台带图文晒出自己的“书搭子”,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即有机会赢取“光合作用”联名马克杯。

在小红书平台,这场阅读狂欢更是掀起热潮。按照以上规则在小红书晒出书搭子,除了能赢取“光合作用”联名马克杯外,更有来自11位作家的一千本签名书盲盒,将承载着墨香惊喜,静待开启。

003.jpg

活动门店信息。

来源:红网

作者:黄怡萍

编辑:周曼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8/68/149013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经济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