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浩瀚宇宙中,有人追逐星辰的轨迹,有人以凡人之躯成为地上的星光。今年3月,吉利星愿联合红网在湖南开启“追星者计划”公益行动,深入全省十四个市州,展示六个来自不同领域的“追星”故事,他们以热爱为火种,以使命为灯塔,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突破,在各自的领域点燃璀璨星河。
【相关阅读】
致敬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你 吉利星愿开启湖南“追星者计划”公益行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宇广 长沙报道
3月一个普通的周六,长沙理工大学风洞实验室一层过道上,几名学生蹲在地上摆弄着一个桥梁模型,准备进行风洞试验。带着摄制组在这里拍摄的韩艳看到学生们和地上的模型,忍不住凑上前去,跟学生们聊起了模型的细节,从结构聊到风阻,一聊就停不下来。
韩艳(右一)正在和团队成员一起商讨桥梁模型的细节。
韩艳,工学博士,教授、博导,长沙理工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如果要继续在韩艳的名字后面加头衔,恐怕我们可以加上整整一页,她获得的荣誉,实在太多。但这次采访,我们更想了解这数不清的荣誉背后,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成为一颗值得大家追的“星”。
“我总觉得老师教孩子很简单,所以我就不想当老师。小时候看到一个女工程师戴着安全帽在工地上指挥施工,我觉得很飒爽,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工程师。”用韩艳的话来说,老师并不是她最初的职业目标,工程师才是。但凭借着能静下心来推公式的潜质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韩艳一路从本科读到硕士,再到博士,最后成为了一名工科老师。
博士毕业后,韩艳选择了长沙理工大学。校领导敏锐察觉出了韩艳身上“搞科研”的潜质,不断推着她进步,为她提供平台,这也让韩艳成为了全能型的“多面手”。
不想当老师的韩艳,如今已是长沙理工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
2024年11月8日,长沙理工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揭牌,成为湖南5所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中首个揭牌的学院,也成为长沙理工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块“试验田”。身为院长的韩艳,带领学生们在这块“试验田”中种下一颗颗创业的种子。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就要把他们培养好。”对待教学,韩艳的态度非常重视。“经历了中学的高强度学习,孩子到了大学很容易放松,容易迷失方向,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引导,他们很容易就走偏了。”在韩艳眼中,大学老师的责任相当重大,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可能决定了孩子们日后的人生走向。
通过打破专业界限、构建跨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探索实施项目制的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等措施,韩艳领导的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在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创新力和工程思维。“我觉得卓越人才,就是能把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通过合适的方法、合适的手段解决了,这就叫做卓越。”韩艳说。
在大学老师这个岗位上,韩艳不仅要教书育人,也承担着许多科研任务。对于从小向往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她来说,她所从事的工程结构的风致振动与控制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圆了她的工程师梦想。
2024年,韩艳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
2024年11月17日,第十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与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同步在温州举行,在这次大会上,韩艳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也是2024年湖南省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
获奖以后,韩艳内心并没有太大波澜,连亲朋好友甚至爱人,也只随口提了一句。在韩艳眼中,这个重磅奖项,只是在搞科研的过程中顺带被推荐拿到了而已,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才是她身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最有成就感、最值得骄傲的时刻。
在外行人看来,从一个苏北女孩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的路应该充满艰辛,但韩艳很轻描淡写地告诉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人活一辈子,在社会上走一遭,总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才有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周宇广
编辑:向婉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7/68/1481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