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淑华 通讯员 张琳娜 陈馨 综合报道
外河水位34.74m、闸后水位34.17m、上游水位越界报警……初秋时分,澧县泵站管理中心的信息化大屏一片“忙碌”。一条条实时数据通过物联网接入智慧“水务大脑”,登陆大屏便跃入眼帘。
在这里,内外河水位、运行流量、累计排水量等泵站关键指标实时汇聚,闸门前后水位、开度等安全数据纳入实时监测。随着水利调度进入关键阶段,通过这一“智慧大脑”,澧县全面实现了对县域重要闸泵设施的集中监控与智能调度。
澧县泵站管理中心信息化大屏实时显示运行数据。彭福宗摄
记者了解到,作为洞庭湖防汛体系的关键节点,澧县的排涝能力事关数百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为解决传统泵站管理中运维分散、响应滞后、数据孤岛等瓶颈问题,2024年以来,澧县水利局与中国电信澧县分公司展开合作,以数字技术重构防汛屏障。通过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智慧排涝体系,为湖区筑牢了一道科技防线。
智能化改造后的水闸实现远程精准控制。彭福宗摄
“自2025年接入智慧系统后,操作更简便、更安全。以往在现场操作,高压设备安全隐患大,如今在指挥中心即可完成大部分操作。”澧县泵站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刘焕城深有体会,他举例说,以往5人团队需3小时的巡检,现在通过平台远程监控,10分钟即可全覆盖完成,而且人员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工作人员通过一体化平台实时监测泵站运行状态。彭福宗摄
目前,羊湖口、小渡口2座泵站及9座涵闸已接入信息化系统,后续全县29座泵站和17座涵闸都将逐步接入该系统。据澧县电信政企支撑分部主任刘刚介绍,该系统具备实时监测、实景画面和远程操控功能,实现了集中化管理、无人化值守,大幅减轻人力负担并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
澧县电信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交流系统功能。彭福宗摄
据悉,在2025年强降雨期间,该系统通过智能调度算法成功指挥小渡口泵站集群运行,使区域积水的退水时间从5.2小时缩短至1.8小时,排涝效率大幅提升。
澧县电信工作人员在进行机房设备巡检。彭福宗摄
与此同时,“智慧大脑”的高效运行更推动了管理决策的数据化转型。平台自动生成的设备运行、能耗分析、故障统计等8类报表能够为管理部门提供精准决策依据,通过不断优化运行方案,实现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防控”的有效转变,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保障能力。
从传统泵站到智慧集群,从人工巡检到智能防控,澧县电信正通过科技赋能,为澧县构建起“安澜、高效、经济”的现代化水利体系。未来,中国电信澧县分公司将引入AI视频分析技术,开发移动端APP,并深化与省级水利平台的数据互联,推动系统从“智慧排涝”全面迈向“数字孪生泵站”新阶段,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字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通讯员 张琳娜 陈馨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3/97/15260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