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淑华 实习生 张宇欣 长沙报道
7月18日起,武陵酒广告焕新。在长沙、常德等地,绿底白字的“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十个字跟随城市的脉动,有点耀眼。有人说,这是战略宣示,这是品牌自信,这是旗手告白。但也有人发问,武陵酒凭啥说“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于是,我们选取了十个问题,非典型,但有一定代表意义。当然,回答者不一定是武陵酒的人,他们是协会领导、白酒专家、经销商代表、消费者代表。帮着答,答案不一定是武陵酒的想法,但绝对反映了大众对这些问题的真实感悟和理解。
一问:何以逆势而上?
——在白酒行业整体收缩的背景下,武陵酒的销量增长是依赖营销,还是真有核心竞争力?
刘维平(湖南省酒业协会名誉会长):2025年,白酒行业加速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期,从放量增长逐渐转向结构增长。目前,产能过剩、价格倒挂、库存高压、内卷激烈等问题集中爆发,步入了一个存量竞争的阶段。这是白酒行业目前的一个大体情况。
但白酒品牌中有没有特例呢?我想,我们湘酒品牌中的武陵酒就是一例。而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品质筑基 + 模式破局,武陵酒有一个特殊的历史渊源,那就是季(克良)鲍(沛生)同窗,茅(台)武(陵)同源。在1988年全国第五届白酒质量评比会上获得国家质量金奖,武陵酒成为中国十七大名酒之一、中国三大酱香名酒之一。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酱酒市场,特别是在湖南本土市场持续获得认可,核心在于其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创新的终端直达模式,保障了价值链各环节的合理利润,几乎无库存,控价一直做得好,从而在存量甚至缩量市场中实现了可持续的、高质量的增长。2024年武陵酒在湖南卖了10.98亿,逆势上扬,同比增长12.3%。这个结果,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表现。
二问:相信广告万能?
——“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的广告语是否过度依赖口号,而非消费者真实认同?
曾小明(湖南省广告协会会长):很多人可能记得“央视标王”。中国白酒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广告驱动时代。上世纪90年代初期,山东的“孔府家”在电视上打广告。一句“孔府家,叫人想家”,让这个品牌声名大噪,到了1992年底,销售达到了1.3亿元。做个广告就能卖酒,各大酒厂纷纷效仿,河南、江苏、安徽、四川和贵州等地的白酒品牌开始在电视上大肆宣传。白酒广告投入堪称疯狂,直到“秦池”以3.2亿元的天价成为“标王”后,这股广告浪潮才逐渐平息。
广告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广告是万万不能的。武陵酒的广告策略我觉得很好,当大部分品牌基于行业低迷的情况下收缩战线,而武陵酒逆势而上,保持一定曝光度,是需要极大胆略的,这体现了武陵酒对于湘酒振兴的担当,更是“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这句霸蛮的广告语的内涵所在。
“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这个广告语,大气、易记。我们说,好的广告语,顾客认、销售用、对手恨。我相信,“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这不单纯是一个憧憬,假以时日,这就是一个事实。
三问:想做品牌排斥?
——“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意思天下湖南人就不要喝别的湘酒品牌了?武陵酒意欲挤压省内其他白酒品牌的发展空间?
张毅超(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凝聚湖南,全品深耕”,这是我们未来三年的战略方向,目标是做到湘酒第一。众所周知,目前湘酒第一梯队三大品牌,几乎都是处在10亿元这个赛道。大家都在勇敢攀登,我们只是喊出了这个口号,但要做到,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说“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一是基于深耕湖南市场的现实需求、潜在机遇和战略动力;二是借用这种由衷的消费自豪感和质朴的口语化表达,向拙诚勇毅、心怀天下的湖南人致敬,向内圣外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致敬!三是满怀对湖南乡情的真诚报答,也是我们对湖湘文化忠诚赓续!
当然,我还想说的是,湖南市场每年300个亿的规模,足以容纳酱香、馥郁香、浓香三大品类,也足以容纳湘酒头部三大品牌,我们只要各自努力,各自争夺到5%的份额,那15亿这个数字就已经够大了。我相信,武陵的发展,是与其他湘酒品牌美美与共、各表其美的一个过程。
长沙五一广场平和堂LED屏的武陵酒广告(上图为旧广告语,下图为新广告语)
四问:要搞地域歧视?
——强调“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是否在刻意排斥其他省份消费者,排斥其他省份的白酒品牌?
邓小昆(湘酒史料收藏及研究专家):武陵酒是我一直关注的一个品牌,我的收藏馆里收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武陵酒的很多报纸,比如《一瓶武陵王,拍出八万九》。我们说“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首先是一种情感召唤,上世纪八九十代年代,几乎每个县都有酒厂,当地人喝当地酒,这是情感认同。其次,我理解的天下湖南人,一是在湖南的爱酒人士,到了湖南的地盘,也就是新湖南人;二是湖南在异地他乡的爱酒人士,我一个朋友在江苏,每年让我给他代买一些湖南酒过去,说湖南人喝家乡酒。第三,湖南市场这么大,湖南人在异地他乡那么多,武陵酒如果能把“湖南人”这篇文章做深做透,那是一个多么卓越的未来。
五问:否认品质大同?
——白酒品质评判标准多元,武陵酒如何证明自己优于竞品?
鲍沛生(中国国家级酿酒大师,武陵酒创始人之一):现在我们讲白酒品质,各个品牌都说自己是最好的,到底好不好,消费者也搞不懂。大师评酒,无非从色泽、香气、口感、风格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比如你说酱酒,“微黄透明、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酒体醇厚、后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这些用语,大同小异。
所以,现在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酱酒品质大同论”——酒有千千万,但工艺大致都相同,所以品质也相差不多。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酱酒不是流水线产品,换个地方酿,味道肯定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武陵酒虽然和茅台同源,但工艺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因为常德的气候、水土肯定和其他酱酒产区是不一样的。
另外,我们提倡喝酒武陵酒,并不是要搞“唯我独尊”这一套,酱酒这个大家庭,本来就应该百花齐放,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大伙儿一起把酱酒做好、做丰富,消费者才能喝到更多好味道。武陵酒就想让家乡人喝得亲切,让酱酒爱好者有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大家各展所长,美美与共,市场热闹,酱香才有更长远的发展。
(未完待续,点击可以阅读下篇>>>十问武陵酒,你凭啥说“天下湖南人,喝酒喝武陵”?(下篇))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实习生 张宇欣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2/98/1518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