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小钱戴出大牌首饰的即视感,视觉效果堪比黄金。”今年以来,随着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市面上涌现出来一批“沙金首饰”。这类首饰外观酷似黄金、售价却不高,因而迅速受到热捧,被不少消费者视为黄金价格高企之下的平替选择。
“沙金饰品”是什么?
据了解,沙金是民间对含金矿物的俗称。黄金回收鉴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潘雯倩说:“严格意义上的沙金,其实是金矿的一种,类似于像沙子一样的黄金。沙金本身是具备一定含金量的,大概有百分之几十,真正用这种沙金做出来的首饰,才能称之为沙金首饰。现在,各个平台上面的商家用的这种‘沙金’,其实更多是一种噱头。”
据商家所说,这些“沙金”主要产自越南、缅甸等地,内外颜色相同,且永不掉色。还有商家宣称,这些产品和黄金类似,不怕火烧,一件首饰的价格却远低于黄金。
据报道,出厂价10元左右(实际成本更低)的黄铜镀金首饰,在网上的直播间里被主播包装成所谓越南提纯沙金,一件首饰能卖到上百元。
这些标榜着“天然沙金”的饰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但其实是生产成本极其低廉的铜镍合金。专家表示,由于镀层过薄,因此消费者佩戴使用中有可能磨损掉镀金层,释放其中的镍。目前,国家标准规定人体长期接触的首饰,镍释放量限值为每星期每平方厘米0.5微克。部分铜镍合金饰品,镍的释放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的上千倍。
长期佩戴这些饰品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
据了解,金属制品过敏引发的皮肤病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镍是最常见的致敏金属。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石磊表示:金属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比如,项链会造成过敏,导致颈部的皮肤出现红斑、瘙痒。如果没有觉察到是项链引起的,一直佩戴,可能会进一步引起皮肤水泡红肿、瘙痒,甚至向周围扩散,导致全身的过敏。
消费者如何鉴别真假黄金?
普通消费者手边没有专业仪器,可以这样辨别真假黄金:
一、看颜色
纯金的颜色是漂亮的赤金黄色,而仿金的颜色比较淡,有点发白。
二、掂手感
黄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掂起来会有沉甸甸的坠手感,而仿金拿在手里会有点轻飘飘的感觉,没那么沉手。
仿金的1克金豆和纯金的一克金豆对比,我们会发现,仿金的体积明显要大很多。
三、听声音
将纯金扔到桌子上,发出的声音是沉闷的,而仿金扔到桌子上,发出的声音很尖锐。
这些产品也要注意
染色玉石
玉石类饰品也一直深受人们追捧,直播间里的“白菜价”吸引了不少人购买。但目前市面上很多价格低廉、色彩鲜艳的玉石,其实都是用不值钱的玛瑙灰白原料加工、染色而成。
染色剂的主要成分往往是硝酸银、硝酸钠、硝酸钾等,它们要么有一定毒性,要么进入体内后可以转化为有害物质,要么长期接触会损伤皮肤……不利于健康。
药洗核桃
近年来,“盘核桃”也特别流行,上到七八十岁的大爷,下到中小学生,都时时刻刻不离手。而一些不良商贩,为了方便清理核桃表面的青皮,会使用84原液来浸泡核桃。
这类核桃表面会有刺激性异味,如果长期把玩,可引发皮肤红肿、刺痛,一些过敏体质的人还会出现水泡、皮炎等现象。
来源:中国经济网微信综合央视财经、湖北日报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