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28日讯(记者 杨淑华)近日,“湘窖·我的大学梦”爱心公益助学活动志愿者走进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静慎村山脚下李同学的家中。推开吱呀作响的院门,凉茶的香气裹着夏风扑面而来。18岁的李同学扎着马尾辫,正和母亲一起煮凉茶。因11年前颅脑重伤丧失劳动力的李爸爸,笑着起身相迎,脸上皱纹里盛满质朴的笑意。
这个长沙市望城区的四口之家,曾在一场风雨夜遭受重创,摔碎的不仅是父亲的颅骨,更是全家的经济支柱。母亲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常年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危房改造欠下的款项尚未还清,漏雨的屋顶在雨天滴答作响,敲打着这个家庭的清贫。然而,李同学高三笔记本上尼采的句子始终激励着她:“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父亲颅骨缺失留下的伤疤,是全家长达11年的隐痛。母亲独自扛起生计,危房改造后的欠款与漏雨的屋顶,成了少女成长路上必须跨越的现实荆棘。但李同学将苦难化作前行的动力:从未上过补习班的她,常常在凌晨两点的台灯下反复刷题;斑驳土墙上密密麻麻的奖状,是她用“第一个到教室开门,最后一个锁门离开”的坚持换来的荣誉勋章。当488分的成绩单送到家中时,这个家终于迎来了三代人期盼已久的“读书梦”——她成为家族中第一个大学生。
被长沙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录取的李同学,眼神清亮而坚定。她表示:“我想好好上大学,参加工作以后赚很多钱,给爸爸装上最好的人工头颅。”她望向父亲因常年头痛而佝偻的背影,声音突然哽咽:“然后修好总漏雨的老屋,再带妈妈逛街买件漂亮衣裳,她穿旧衣服扛起这个家太久了。”
这个曾因家庭变故坚信“读书是唯一出路”的女孩,聊起未来时,眼眶再次泛红:“我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未来有能力时,也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今年是“湘窖·我的大学梦”大型公益助学爱心活动开展的第八年。2018年,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与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湘窖•我的大学梦”大型公益爱心助学活动。该活动每年为不少于1000名参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湘籍家境困难的高中毕业生提供每人5000元助学金,助力他们圆梦大学。截至2025年,该基金将累计资助超8500位优秀湖湘学子,累计捐款超4350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杨淑华
编辑:陈左忆
本文为经济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conomy.rednet.cn/content/646942/62/1523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