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信部拟出台车门把手国标,隐藏式设计将有强制安全要求

来源:南方网 编辑:唐洁琼 2025-05-09 14:13:18
时刻新闻
—分享—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公示期截至2025年6月7日。目前,新能源汽车广泛采用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存在逃生救援风险、操作复杂性和可靠性等问题,这次工信部征集意见,意味着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将迎来系统性的规范,从而更好保障用车的便利和安全。

藏在颜值和科技感下的风险

近年来,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流线型外观和降低风阻的优势(单个把手可降低约0.003Cd风阻,综合提升续航约6公里/百公里),成为新能源汽车设计的“标配”。

然而,这一设计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不少风险。隐藏式车门把手通过电动弹出或按压式操作实现开门,但其对电力系统高度依赖,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若电路中断,把手可能无法弹出,导致车内人员被困,而且隐藏式设计缺乏统一标志,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难以快速识别操作位置。

北方冬季低温也容易导致把手冻结,车主需用热水解冻或反复敲击,严重影响使用便利性;不同车企的隐藏式把手开启方式各异,如特斯拉的电动弹出、蔚来的感应式设计,导致消费者需重新学习操作逻辑,尤其是老年人或初次使用者难以掌握。此外,隐藏式门把手结构复杂,维修成本是传统设计的5-6倍。

国标明确“安全优先”

此次工信部拟定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从安全冗余设计、标志规范和结构强度三个维度设立标准。

首先是强制安全冗余设计,打破“唯电动化”依赖。标准要求车门系统必须配备机械开启装置或断电保护机制,确保碰撞、断电等场景下车门可手动开启。例如,文件明确电动式车门外把手需通过动态试验验证其防夹功能,并增加结构强度测试以防止变形失效。此举或将推动车企转向“半隐藏式”设计,或在隐藏式结构中嵌入机械拉环。

其次是统一安全标志,降低救援难度。新规强制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把手的标志可见性,要求采用高对比度标识和夜间反光材料,确保紧急状态下乘员和救援人员快速识别。

最后是结构强度与测试标准升级。文件对车门把手的抗冲击、抗变形能力提出量化指标。例如,车门外把手需承受特定拉力和扭矩测试,防止事故后门锁机构失效。此外,动态试验将模拟车辆翻滚、坠落等场景,验证把手误触发的风险。

标准实施后,车企需重新评估隐藏式设计的成本效益,因为新增的冗余结构和测试要求可能进一步推高成本。部分依赖低价竞争的品牌或将回归传统设计,而技术领先企业则可能通过集成传感器或智能应急系统实现差异化。

来源:南方网

编辑:唐洁琼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经济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