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行理财多样化布局科创领域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勾明扬 编辑:吴芳 2025-11-20 08:55:30
时刻新闻
—分享—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各个新兴赛道和科技领域迅速发展的背后,都少不了金融的大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银行理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在多重因素驱动下,银行理财加速布局科创领域,但也面临着风险偏好、资金期限、缺乏历史业绩参考等各种问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正视优势与短板

业内人士表示,科技创新具有高成长性,但也伴随着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更需要科技金融迎难而上、聚焦重点。筑牢科技金融体系正是应对这一特性的关键支撑,越是“小概率”,越需要长期稳定的“耐心”,为企业穿越创新周期、实现技术转化保驾护航。

当前,理财资金以投资科技型企业发行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为主,在权益类资产配置、资本市场业务以及产品服务体系建设上,在探索耐心资本、实现全生命周期陪伴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今年3月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科技金融制度逐步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不断完善,外部生态体系持续发展,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加快实现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工银理财董事长吴茜认为,面对科技型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所需要的差异化金融服务,银行理财应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地找准发力重点,以适配方式做好科技金融工作,融入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理财公司开展科技金融工作有一定的优势,理财公司背靠银行的客户基础和分支机构,能有效触达科技企业;同时作为资产管理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理财的投资范围是最广泛的,能更全面地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兴银理财董事长景嵩表示,理财公司开展科技金融工作同样面临挑战,理财资金总体风险偏好较低,与科技金融高风险属性较难匹配;理财资金期限总体偏短,与科技金融需要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存在偏差;同时科技金融投资的专业性对理财公司自身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缺乏历史业绩参考也是银行理财投资科创的短板之一。杭银理财董事长张强介绍,过往业绩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反映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与管理人能力,但理财公司成立时间短,暂无历史业绩可供参考。同时,科创类私募股权产品因底层股权资产流动性差、收益难测,既无法采用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也难以像权益类产品挂钩指数,目前多以“门槛收益+浮动收益分成”来告知投资者相关产品和资产风险收益情况,专业性强、风险识别复杂,投资者对此类产品普遍陌生。

创新产品与服务

没有足够的适配科技金融投资需求的产品供给,就难以为科技创新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为助力科技金融发展,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银行理财公司纷纷加速布局高科技和成长赛道,引导长期资金进入科技金融领域。

“我们找到两大发力点,以主责主业适配科技型企业需求,全力以赴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创新。”吴茜表示,在投资方面,工银理财紧抓科创债这一“关键点”,积极发挥基金、股票和非标等多资产投资优势,构建“一主多元”科技金融投资体系。在产品方面,紧抓科创主题产品这一“链接点”,打造固收产品和含权产品“基本盘+特色盘”共同发展的多样化科创主题产品货架。

作为业内最早开展科技企业股权直投的理财公司之一,信银理财则是采取多维策略支持科技企业加速发展,以“股权投资注入长期资本、资本市场业务搭建多元融资桥梁”双管齐下,组建专业化投研团队深耕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通过系统化行业研究建立“技术壁垒+市场潜力+成长空间”评估模型,强化对优质科技企业的精准筛选与深度甄别,形成“研究先导、筛选精准、储备有序”的全流程机制,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储备项目在规模与质效上实现双提升。

杭州灵西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智能化转型与3D视觉技术开发的企业,在其初创阶段,信银理财就领投了Pre-A轮融资。记者从信银理财获悉,该项目是业内首批理财产品直投未上市企业股权的重大突破,在产品设计、投资流程、注册手续上实现多项创新,助力灵西机器人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信银理财通过直投、股权基金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超250家,通过母基金、S基金策略投资覆盖科技企业超2200家,为理财资金服务科技企业开辟了全新路径。

兴银理财也积极挖掘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及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债券、私募债权及权益投资等传统工具,创新探索“认股权”新型工具,充分满足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融资需求。景嵩介绍,在股权投资方面,兴银理财通过股权直投以及FOF基金投资等方式,引导长期理财资金投资非上市公司一级市场股权,持续为科创企业浇灌金融“活水”;并且创新通过“认股权”实现对科技型企业“投早、投小”的提前布局,参与到企业股权融资领域并加深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接力式、全链条和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实现对科技型企业的长期跟踪。

兼顾突破与稳健

支持科技创新,既要敢于突破,更要确保稳健合规。科创企业资产价格波动相对较大,对追求安全稳健的理财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兼顾发展与安全的科技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关键。

中银理财董事长黄党贵认为,理财公司应专注于科技金融管理及风控能力的长期建设。据了解,中银理财以科技赋能投研与评审,不断强化科技类资产信用评审和行业分析专业能力的建设,在针对重点领域的行业分工上,力争优先匹配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评审人员,提升风险审查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权益方面,做好长期跟踪、深度研究,做好风险预算模型,将主观判断与量化指标相结合,通过仓位管理降低产品波动,平衡风险和稳健要求。

兴银理财针对科创金融主体发布了差异化风险准入策略,并定期结合业务发展、市场变化情况等,修订发布《兴银理财科创金融风险准入策略及适配业务品种》。景嵩介绍,对于科技金融类新增的资产和产品形态,公司加强了新型风险点的识别和管控研究工作;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针对科创金融相关产品及资产配置方案,配置了差异化的净值监测和产品全流程风险画像管控方案。

“理财净值化转型以来,如何降低极端情况下个别客户出险、资产估值波动对产品净值的冲击,如何扩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是理财公司共同面临的问题。”黄党贵表示,除了要切实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和风险控制能力建设,还可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应用。考虑到投资科创债是当前理财公司支持科技创新最重要的途径,建议建立健全优质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体系,形成多层次的风险共担机制。此外,希望引入更多具有风险识别能力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流动性。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科技理财产品相较于常规理财产品,通常具有相对较高波动性,主要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能接受一定回撤、追求长期增长潜力的投资者。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建议,投资者需要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流动性需求等,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匹配的产品。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勾明扬

编辑:吴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经济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