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医疗资源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宜居宜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长沙聚焦“健康长沙”建设,通过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不仅大幅改善了市民的就医体验,也为城市的置业吸引力注入了新的增长动能。随着“城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面铺开,长沙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域、分层次、强联动的医疗保障体系。
——全域覆盖:打造“城区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长沙医疗资源丰富,不仅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这样的国内顶尖综合医院,还有多家备受好评的三甲医院。近年来,持续新建了多家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建设的医疗机构,如长沙市口腔医院河西院区、长沙市第四医院滨水新城院区、长沙市第一医院北院等。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4.28%蝉联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长沙积极推动“三甲医院资源下沉”,通过城市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形式,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家门口”。目前,芙蓉区已与湘雅二医院、省人民医院共建“一中心一特色”专科,社区居民不仅可以预约三甲专家定期坐诊,还能通过远程会诊获得精准诊断,大大降低了因“看病难”带来的时间与经济成本。数据显示,医联体建设后,社区门诊人均费用降低17.94元,急危重症的转诊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
——重点板块医疗配套提速:区域置业价值再升级
随着2025年楼市企稳回升,医疗资源密集板块的置业热度持续升高。“从医疗资源布局来看,长沙未来有望形成多个‘医疗生活圈’,这些区域的居住舒适度、房产保值增值能力都会更强。”湖南新环境房地产经纪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明宾认为。业内人士建议,外地购房者可重点关注梅溪湖、高铁新城、含浦等“医疗+教育+生态”叠加优势明显的区域,在政策优惠和市场需求的共振下,把握置业窗口期。
在南部融城片区,大健康、大数据产业加速集聚,华润、保利等房企竞相布局“产城融合”项目,实现“住得好、养得好、身体好”的综合宜居环境。
在梅溪湖片区,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河西新院项目正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竣工。这所省内规模最大的妇幼保健院将极大提升片区的妇幼医疗服务水平。该院区不仅承担基础妇幼诊疗功能,还计划引入生殖医学、母胎医学等高端学科,满足家庭全生命周期医疗需求。
高铁新城板块同样迎来医疗利好。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高铁西城院区规划床位1500张,定位为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将成为湖南省乃至华中地区重要的中医医疗中心。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增强了高铁新城的医疗保障,也提升了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吸引更多家庭和企业关注。
此外,含浦、雨花等片区也迎来了“医疗加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院区、中核长沙肿瘤医院等项目陆续启动,后者还将建成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填补湖南省高端肿瘤治疗技术的空白。
来源:掌上长沙
作者:孙占锋
编辑:李雨沁